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一、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到2020年婴儿死亡率降低到7.5‰、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8.0/10万;到2030年婴儿死亡率降低到为5.0‰、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2.0/10万。各地政府根据本地情况也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指标。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要求: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安全、便捷、温馨服务,体现妇幼保健特色,提高卫生服务绩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要求做好生育全程服务,涵盖婚前、孕前、孕产、产后、儿童等5个时期。强化妊娠风险评估管理,对孕产妇尤其是高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筛查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孕产妇,严格实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密切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首诊医疗机构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筛查结果记录在相应的信息系统中。《通知》强化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评估责任,并要求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加强分类管理。相关医疗机构在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要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要求医疗机构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新的管理规范对妇幼保健相关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切实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意见》(国卫妇幼发〔2016〕15号):各地要以科学备孕、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为重点,制订高龄孕产妇专项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发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材料。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微博等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加强高龄妇女健康咨询和指导,规范提供生育力评估、备孕指导、妊娠风险提示等系列服务。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筛查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孕妇,严格实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密切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孕产妇建册管理,分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产后42天)进行随访,指导孕产妇进行自我管理,为孕产妇开展健康评估。针对0~6岁儿童健康,规范里也有明确要求——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二、存在问题:

  本方案主要解决传统妇幼管理存在的以下问题:

  1.传统的妇幼管理主要采用手工方式,仅限于部分阶段的管理,未覆盖妇幼的全生命周期,工作效率低,管理内容少。

  2.孕产妇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越来越多,而传统的疾病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对孕产妇和儿童的院外监管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监管工作难以到位,势必留下疾病隐患,将更多的风险转移到院内,为院内处置带来更大的压力。

  4.妇幼保健院信息系统“信息烟囱、信息孤岛”林立;与助产机构和基层社区卫生院信息不能互通、大量数据重复采集;5.基层医护人员面临信息录入的“三座大山”:手工录入、重复录入、在线录入;为了进一步提升妇幼的管理水平,我公司现提出本方案。

  三、建设目的

  本方案将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以下应用目标:

  1、建设一个覆盖妇幼群体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通过各种途径采集各阶段的管理数据,提高医生的诊断分析能力,提高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对妇幼群体的监管效率和准确度。

  2、构建院内外一体化、覆盖线上线下、具有智能监管能力的孕产妇闭环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居家高危孕产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降低高危孕产妇的疾病风险和死亡率。

  3、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妇幼健康管理驶入快车道;以母子健康手册为主线,实现妇幼信息全程化管理,确保辖区内各项妇幼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四、系统特点

  本方案利用信息系统,结合移动物联网技术,对妇女儿童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高管理的及时性、精准性和全面性。建设内容包括以下方案:

  1.妇幼保健管理:利用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开展对妇女、儿童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涵盖计划生育、孕前优生、孕产保健、产后健康、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内容。

  2.门诊信息采集:通过自助建册、门诊采集、打通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连接等方式采集母子保健需要的个人信息、医疗诊断信息,以母子保健手册电子化方式进行归集展现,构建实时高效、具有智能处理能力的妇幼诊断识别和管理体系,同时向上级妇幼主管单位提供妇幼管理数据。

  3.院内外一体化管理:通过移动互联网打通院内院外的信息系统,对妇幼群体开展远程监护、远程健康咨询、远程教育和服务跟踪,开展规范的的管理,提高监管效率,控制疾病发展。

  五、系统优势

  1.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管理

  本方案提供对妇女孕前、孕中、孕后和儿童从出生到6周岁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系统通过与HIS、手机等相关系统的对接,覆盖院内、院外区域,采集全方位的妇幼健康管理,为医院开展健康管理、为上级主管单位进行监管和分析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

  2.高效快捷的医疗保健一体化信息管理

  系统可通过标准化的接口与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获取孕产妇在医院的诊疗信息、检验检查结果,同时采集产检信息和院外监测的保健信息,将所有数据进行整合。此举可实现以下效能:

  (1)为医生展现孕产妇(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医疗、保健全景数据,帮助医生辅助决策和开展临床研究。

  (2)可将系统与上级卫生计生主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管理数据的自动上传,减轻医院工作人员的录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上级主管部门可利用数据开展高效、精确的统计分析,提高区域高危管控的效率和质量。

  (4)可将数据与其他医疗机构实时共享,为在不同医疗机构进行产检的高危孕妇提供诊断参考依据。

  3.智能化高危孕产妇辅助评估

  本方案提供的产科特色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可与LIS、HIS、PACS等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与门诊自助采集和自助建册、高危自评等移动系统对接,可利用采集的数据对孕产妇进行高危智能评估,按高危五色管理要求进行自动分级标识。

  4.打破产科孤岛

  医院推行产科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分娩信息和直报数据,平台将新生儿出生信息按照产后休养地或户籍地统计,自动推送给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由其及时掌握出生信息进行产后及新生儿访视,提高产后及新生儿访视率。根据省市要求导出excel表格代替目前纸质化新生儿报告卡,方便本市各区域内信息统计、交换和查询,同时生成和替换现有的、繁琐的纸质报表(听力筛查月、季、年报表,围产儿情况汇总表,产科登记大本等系列报表,节省财力物力,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